来自寡妇村的小姑娘

我们在湖南地区做了非常多的助学和制氧机,但是我们从没有到过被很多媒体报道过的一个地方——“寡妇村”,顾名思义,这里的男丁都因为尘肺病去世了,七月份的时候,袁立老师来到了这个地方,并结识了这一对母女。

报道截图来自2013年中国网&新京报

村中很多男性因尘肺病去世

使得村子曾被称为“寡妇村”

我们本文的女主角小敏,有一天给我们写了一封信

信稿经得本人同意后使用

为方便阅读,下方有整理后的文字稿

文字内容如下

尊敬的老师:

您好!我叫小敏,今年20岁。来自湖南耒阳市导子乡的一个小村落——双喜村,被人们称之为寡妇村的地方。

现在家里有我和奶奶、妈妈、弟弟加上我,四人相依为命,四人靠着一家小蛋糕店维持生计。爸爸在2017年2月26日因尘肺病去世,以前爸爸在的时候有低保,爸爸走后就没有了。在16年~17年,爸爸的病是越来越重了,药物治疗的消费也非常昂贵,那时我和弟弟还在读书,重担自然就掉在了妈妈身上,记得妈妈曾对我姐弟俩说过一句话:“不管再苦再累,我也要供你们上学,也要让你们爸爸有钱治病。”妈妈的话让我刻骨铭心,不管为人妻为人母,她在我心中都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妈妈,我爱您!”

每天起早贪黑的妈妈,而不能在体力帮助妈妈的爸爸,也是很心疼妈妈的辛苦。当爸爸身体不好,感冒咳嗽时,他只会一个人默默承受着。宁愿一个人扛受着病痛,也不愿意去医院,因为他知道。去一次医院又会给这个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带来经济压力。只有被妈妈发现了,妈妈会和奶奶劝爸爸去医院,“为了我们。你也要去医院养几天?待家里只会越来越严重啊!” 妈妈很是心疼爸爸地说。爸爸被劝的没办法才去的医院……

(从左至右:小敏、妈妈、爸爸、弟弟)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2017年2月在衡阳读护士专业的我。在第二学期的第二个星期,妈妈突然打来电话,带着嘶哑而无力的声音说:“孩子,你爸来衡阳住院了,明天抽空过来看看吧。”我急忙地问道:“爸爸怎么了?严重吗?在哪个医院?”

那晚我担心了一整夜……第二天请假到医院了,在楼下看见妈妈在哭,我心想妈妈这次怎么在医院躲着爸爸哭,该不会是爸爸病情严重了?劝了劝妈妈之后心里慌慌的,赶紧上楼去看爸爸。妈妈只是说11楼也没说几号病房,当时还有点疑惑,直到我到了才知道爸爸住在重病监护室。

“怎么这次这么严重了?”听姨夫说才知道,原来爸爸在家拖了好几天不愿意去医院。最后是实在扛不住了,吐血一晚上止不住打120电话,让急救车带耒阳人民医院,耒阳医院因不敢保证能止血,又转到了衡阳附一来的。

因为重病监护室不比其他病房,只有规定的时间才能进去探望。而且每次只能一个人进去。依稀记得,那儿的小窗户很高,姨夫拿个装灭火器的框,让我趁护士姐姐不在时,偷偷踩上去看爸爸一眼。一眼望去,爸爸那上气不接下气的喘气和他憔悴的面容,满身插满了管子,这……这该是有多么的痛苦啊!那一刻,我的泪水不禁往下掉,看到妈妈满是担心的问爸怎么样了?我强忍泪水,说了句:“爸爸看上去好多了呢!”

到了探视时间。我独自一人进来了,走进来看见爸爸苍白的脸瘦了不少。身上又到处都是管子,爸爸为了我们心里是承受了地狱般的痛啊,心里酸酸的。“爸爸!”我心疼的喊了一声。“女崽!”有气无力的爸爸亲切的喊着,我看他说话很费力,就让他少说话。

我陪爸爸做了会儿,握着爸爸的手,眼眶里含着泪水,满是心疼的看着他被病魔侵蚀的样子,耳朵都粘在皮肤上了,气色显得格外差,可能是看见女儿来了,心里又难受。护士姐姐看见爸爸状态不佳,要我去外面,离开前,我跟爸爸打声招呼,到了门口,我的泪水再也忍不住了。

一家人商量了打算去无锡换肺,那是救爸爸的唯一希望啊,就在去无锡换肺的前一天,爸爸和妈妈也商量好了,让妈妈先回乡去筹钱,姨夫跟妈妈说,去无锡换肺是一笔巨大的消费,也是永无止境的,问妈妈决定好了吗?妈妈坚定地说:“无论多少钱,我就是去借,哪怕是倾家荡产,我也要给他们爸爸换肺!”

终究……事与愿违,爸爸却没撑过去无锡的前一天,凌晨四五点,吐血止不住,我哭着求求医生救救我爸爸,医生说尽力。最后30分钟急救还是没能挺过去……难怪,难怪你那天晚上总有说不完的话,还叮嘱我让我别读书了,帮妈妈经营好蛋糕店,供弟弟读书,要我18岁考驾照,20岁谈恋爱。我当时还哭泣着说:“爸爸,你别说了,会没事的。”怎么也想不到那原来是我陪他的最后一晚,爸爸费尽全力说的那些话,也成了……最后的遗嘱。

虽知道爸爸是尘肺病,但我从未想过他会有离开我的一天。还是那么的突然。那天我感觉整个世界崩塌,家里的精神支柱就这样倒下了,内心无法接受。甚至想过要随着爸爸一起离开……正当我在医院哭的死去活来时,叔叔对我说:“你还有妈妈要安慰,有奶奶要交代,还有弟弟要照顾,不能这样哭下去了。”这段话说醒了我……

不知不觉中,爸爸走了都有三年了,仿佛就在昨日。我按他的叮嘱在蛋糕店帮衬妈妈,我主要负责做生日蛋糕,妈妈负责烘烤蛋糕(当然我们互相负责的技术都知道些),听戴老师介绍良师益友学员招募,了解了良师益友这个平台后,心里很激动,内心的本来一片漆黑,顿时亮了起来。让我能够改变家庭现状的希望来了,为了年迈的奶奶和妈妈。不再为了我们劳累,每逢集凌晨的三点就得起床做事,为了供弟弟读书,他们不辞辛苦,我也一定要做出点努力。

因很向往着能够有一个这样的平台,有机会去学习,去创新,自己本身也是很喜欢蛋糕烘焙这门行业,我从几岁时就跟着爸爸学着接触蛋糕,每逢放假回来,都会在爸爸的指导下帮家里做生日蛋糕。虽然爸爸教我的不是最一流的技术,但他把毕生所学都交给了我,在我心里他就是最好的爸爸,所以想把爸爸教我的也一直做下去,还要越做越好。

随着现代的技术发展越来越更新,由于我们的蛋糕没有创新与更新,还有今年疫情,家里的生意也一天不如一天,今年生意直线下降。生意不好,妈妈的心情很忧愁。我知道她压力很大的,上有老下有小,全靠蛋糕店维持生计,重担也是妈妈扛着。

这个时候良师益友招募学员了,心中的希望来了,想着学了一流的技术,我就可以提升自我,为妈妈减轻点负担,不让他和奶奶再为这个家那么辛苦劳作,所以我报名参加了良师益友本,就是学蛋糕烘焙的,这正是我选择西点制作的原因。

袁立老师说,基金会的工作有的时候靠一个人或一家基金会单打独斗是不行的,需要有连接,所以我们很注重跟别的基金会的合作。通过介绍我们知道了嘉和基金会有一个项目叫良师益友,专门为贫困家庭的孩子做一些技术培训,将来的工作单位也会有一定的指向性,我们觉得这个项目非常好。今年嘉禾有一个项目是做蛋糕,我们觉得这个项目非常适合小敏,小敏也已经报了名,我们希望她能够顺利通过,我们也希望她能早一点到上海学习,如果她的爸爸还在世,我们想他会为她高兴的。

小敏母亲讲述丈夫去世后的心境

视频为袁立老师2020年7月份下乡时手机拍摄

经对方同意后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