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师到矿工

这几年我们见过很多尘肺病人,但是他引起我的注意,因为他是一位民办老师,他身上流露出来的气质是那么的文雅,讲话也很有条理,衣着也很干净。

我好奇为什么一位民办老师会转行成矿工,张老师好像又教语文又教数学,他告诉我他是陇南师范毕业的,那个时候估计要上这样的学校也是成绩很好的人。
他告诉我开始的时候寒暑假他会和他的学生一起去宁夏贺兰山矿上打工,每天5—6块钱,用来贴补家用,我的脑子里就会出现他带领学生们下矿的镜头。后来张老师就索性全职去了矿上了,他说民办老师钱太少,养不了家。
张老师个子非常高,也很挺拔,穿着蓝色的中山装,带着一顶呢子的帽子,很甘肃人的打扮。
我们临走的时候他站在车边和我们告别,我看到他非常有爱的抚摸着他老婆的头,这一个小细节被我看到,我想他们生活中是十分恩爱的,虽然生活很艰苦。

我们去他家拜访,他告诉我他吃了第三人民医院的药,感觉身体好多了,他担心明年没得吃了,我告诉他一直都有。他告诉我他女儿读了研究生,希望我们能够助学。

我们高高兴兴地离开了。可是我们刚回到上海,就听到他去世的消息。民办教师张丙德一生就这样结束了,我们在他人生最后的阶段与他交集,听他的故事并记录下来。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们需要摄影志愿者小火提供当时拍的一些照片,小火拿出照片,我看见她的眼圈又红了。

这些年我们做的这些小事情,看到那些排队走了的尘肺病农民工,我们不知道用什么样的分寸与距离对待这些尘肺病农民工的生离死别,太过投入就会伤心,太旁观就不够爱,但是我想我们应该与哀哭的人同哭。

听着他的声音,小编在想,他曾经教书育人,他的声音,学生是熟悉的。现如今,学生长大了,老师去世了,默默地去世了,没有很多人知道,更没有人纪念,正如千千万万的尘肺病农民。

快过年了,春节该是喜庆的,我们不想输出悲伤,但,张老师家的这个年,注定难过。从老师到矿工,他是其中一个缩影,所幸孩子争气,比起父亲,她有了更广阔的天地。而,我们就是在这一方天地下,给予一份小小的支持,对,小小的,小小的,小小的,我们会一直做下去。

以下为我们与张丙德仅有的几段聊天记录。

(文中所有的照片、文字、录音都经过张丙德家属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