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许多朋友还不知道国际慈善日的由来,为纪念在1997年9月5日逝世的特蕾萨修女,联合国将每年9月5日定为国际慈善日。

旨在客观认识并动员全世界人民、非政府组织和利益相关者通过志愿者和慈善活动帮助他人。虽然特雷萨修女身后遭到个别人的猜忌和诋毁,但更有无数人因着她的话语和足迹加入到公益慈善事业中来!以大爱做小事;爱的反面不是仇恨,而是漠不关心;我们必须在爱中成长,为此我们必须不停地去爱,去给予,直至成伤…

很幸运我们现在就做着这样的一件事情,也感谢联合国制定这样一个日子,让我们每一年都自然而然地想起她、纪念她,在我们软弱和没有信心的时候,可以得到认同和依靠。人们经常是不讲道理的、没有逻辑的和以自我为中心的 。不管怎样,你要原谅他们。

德蕾莎修女从水沟里抱起被蛆吃掉一条腿的乞丐,她把额头贴在濒死的病人的脸上,她从一条狗的嘴里抢下还在哭叫的婴儿,她把艾滋病患者紧紧地搂在怀里…….

每个人都可以选择假装看不到这些穷人,也可以选择走到他们中间去。

特蕾莎修女不是印度人而遭到印度教区婆罗门的强烈反对。特蕾莎并没有因此放弃,而是用自己救助病患临危老人的善举感动了许多印度人,也包括之前反对她的那些人。1952年,特蕾莎修女正式成立了一所贫病、垂死者收容院,向垂死者传播着主人的关爱,曾有一位老人在临终前拉着特蕾莎的手由衷的感激到:“我这一生活得像条狗,而我现在死得像个人,谢谢。”

诺奖评委会在给她的获奖理由中写道:“那些最孤独的人、处境最悲惨的人,得到了她真诚的关怀和照料。这种情操发自她对人的尊重,完全没有居高施舍的姿态。”

当她得知颁奖后的国宴需花费7100美元时,她流泪了,向主管方发出真诚、柔弱但又难以拒绝的请求:能否把这次国宴的钱连同诺贝尔奖金一起赠给我。一顿豪华国宴只能供100多人享用而已,却可以让15000名印度穷人一天吃饱饭。

宴会被取消了,修女拿到这笔钱,同时还拿到了40万瑞币的捐款。那个被所有人仰慕的诺贝尔奖牌也被她卖掉了,所得款项连同奖金全部献给了穷人。

特蕾莎修女告诉我们的是:

在饥饿的人中,在赤身裸体的人中,在无家可归的人中,在寂寞的人中,在没有人要的人中,在没有人爱的人中,在麻风病人中,在躺在街上的乞丐中……

我们必须不停地去爱,去给予,直到他们感受到尊严的存在。

1997年的8月,在十天之内,特蕾莎修女因为三次心脏病发病被送进医院抢救。曾经有记者好奇地问过特蕾莎修女,“你害怕死亡吗,怎样看待有一天自己会死去?”她回答说,“那我就可以回家了,每一种宗教都有永生和来生,恐惧死亡的是那些相信死亡就是终点的人。”

 

1997年9月5日,这位深爱着穷人也被穷人所挚爱着的最伟大修女,安然辞世。加尔各答哭了,全世界哭了,向特蕾莎修女告别的不仅有天主教徒,还包括印度教徒,伊斯兰教徒,基督教徒,佛教徒,以及成千上万的无神论者。

 

特蕾莎修女曾经反复表明过她的观点,不关心政治,不关心所谓的阶层,她只关心人,无论是什么样的人,即使他是一个罪大恶极的人。她对穷人的关爱,不仅超越了种族和国家,更重要的是也超越了宗教,她耗尽一生为之付出的人,绝大多数都是天主教以外的信徒,甚至是无神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