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立公益」我活了你的命

因为疫情关系,我们很久没去探访我们的尘肺病人了。他叫汪顶兴,可袁老师她永远都记不住这名字,她只记得他的微信名:绝地求生。太印象深刻了,是怎样的在谷底的人生才有了这切肤之痛的呼喊。

汪顶兴的家在一个离重庆大约5小时的地方,这里三省交界山峦秀美。许多人外出打工首选就是各种矿山,由于保护不当长年累月就患上了尘肺。

一:家里有个小卖部 

汪顶兴的家

                  汪顶兴因为尘肺失去了劳动能力,家里开了一个小卖部,方便面、香烟上有许多的灰尘,估计村里也没什么人买

生活中的全部距离,8米长的氧气管

为了方便行动,他接了一个8米长的管子连着制氧机,这就是他每日生活的全部距离。他已是三期尘肺病,前段时间,刚从ICU出来,呼吸时就像是有人在拉着一个笨重的风箱。

 

二. 再次探访

2022年的8月,我们再一次踏进了汪顶兴的家。由于天气炎热,他赤裸着上身,插着氧气管子站在小卖部柜台后面,我们的到来让他有些激动。

 

他说上个月刚刚死过一次,肺大泡破裂差点要了命。后来叫了救护车拉走,昏迷了好几天,住了半个月医院算是挺了过来。这次住院总费用42238.91元,其中医保统筹23896.36元,大额统筹6224.58元,民政救助2868.84元,袁立基金会救助9249.13元。

四. 家徒四壁

汪顶兴的家真可谓家徒四壁,他在空屋子里又用蛇皮袋搭了个棚子,他说保暖,这就是他睡觉的地方。

 

蛇皮袋是为了保暖

夏天还算好过,不知道冬天是个什么情形。他的老岳父很真挚地像我们表达了感谢,虽然他叫不出志愿者的名字。汪顶兴的眼神清澈羞涩,他对袁老师说了一句不大好懂的话:“我活了你的命!”

 

大概意思就是因为我们的帮助,他延续了自己的生命。真的是言重了,我们能做的有限,是医保统筹、大额统筹、民政救助,以及我们四方的努力救助了他,我们也要感谢他自己,因为他足够的顽强及对生命的渴望。

又是道别的时间了,他的老岳父把我们送出大门。大家挥手说着再见!汪顶兴佝偻着身子,站在门框边上,手里拎着氧气管子。这一幕久久地印刻在我们的脑海里。

汪顶兴,我们明年再见,努力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