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好像是2014年还是2015年的春季,时间太长我都有些记不太清楚啦,但我唯一有印象的是,那个时节正是李子成熟的季节,袁老师一行人来我家探访,因为孩子的爸爸当时尘肺很严重,离不开氧气,当时天气下着雨,那也是我们一家人真正地跟袁立老师一行人密切的面对面接触,当时我真的感到很惊讶,我想,咦!明星都到我家来了,平时只能在电视里看到,这真的是上天安排来的救星吗?后来袁老师她们一行人返回上海,我当时并不知道什么叫志愿者,志愿者平时都做些什么工作?
我脑子一片空白,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下,我明白了志愿者工作的意义,一边照顾病人和年幼的孩子,还能让更多跟我一样的尘肺病农民工家庭得到袁立公益基金会的帮助,让他们对袁立公益基金会有着更近、更深的了解,我想这是好事呀!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我答应了并签下了志愿者合同,接下来就是我当志愿者以来,第一次下乡探访,我记得当时是去中停乡庞家梁探访一位叫覃建书的家庭,是六月份的天气正直炎热,乡村公路很陡峭,我们骑着摩托车,我坐在后面,由于公路坡度比较大,公路外面没有防护栏,坐后面感觉人都要被抛下去的感觉,经过半小时,终于到了病人家,让我这悬着的心也算松了一口气。
尘肺病农民工的家属都很客气,很好客,他家有一位78岁的老母亲,虽然看起来年数很高,但做起饭来还挺麻利的,我们交谈中了解到,由于他的儿子患尘肺多年,失去体力,两个儿子未成年,妻子为了生活,不得不去当地做小工维持,照顾病人的事情,就只能靠年近80岁的老母亲,只见眼前一碗沸腾的荷包蛋盛到我们手中,我看着眼前沸腾的荷包蛋,眼里顿时充满了遗憾,遗憾的是,这家人要不是儿子患了尘肺病,他的妻子也不会像个男子汉那样在烈日炎炎下,去冒着烈日做工,看到当时的场景,我哪里还吃得下去那一碗荷包蛋呢?
做志愿者这几年,时不时的都能让我的心情变得五味杂陈……袁立老师在我做志愿者这几年里,每次她们来这边探访,都有我参与其中,陪他们一起走访,记得第一次下乡探访,我在想,我一个小小的志愿者,我能不能承担起这次探访的重任呢?会不会因为自己做的不好,而被袁老师说呢?
我很忐忑不安,可在连续三天的走访过程中我真正得了解到,其实并没有那么难,袁老师她为人很亲切的,尤其是她在走访过程中,见到那些行动不便的,独居老人,和那些特别严重的尘肺病农民工,她都会在临走时,偷偷给他们塞一个红包,比如说说我自己吧,记得那次夏天我们一起去探访尘肺病农民工,因为正直夏天,当时天气很热,她看见我脸上被太阳晒黑了,她毫不犹豫的把她自己戴头上的遮阳帽子递给了我,我当时就在想,现实生活中的袁立不也是很体桖民情的嘛!
印象最深刻的是刚做志愿者,有一次去下乡探访,走到一位叫刘某某的病友家,刘某某当时在医院输液去了,家里就剩下两位老人跟他的女儿在家,隔壁有两个年轻一点的在家,当时了解到情况,说能帮助他们的孩子,对于孩子有一定的生活补贴,需要提交银行卡身份信息,隔壁的那两位年轻点的他们很是质疑,说,咦!会不会是骗子,我当时有一种莫名的念想,唉!做好人真难,做公益更难…反过来想想袁老师,她平时该有多大的承受力,才能坚持走了七八年。
— 城口志愿者覃啦啦
写于2022年12月7日
凡你们所做的都要凭爱心而做。